“怎么可能!”
张瑞明先提出质疑。
刚才提出的两万吨是他提出来的。
因为只有两万吨才能满足战斗机的研。
但同时,经过他的细致观察。
林阳的生产线根本不可能做到年产三万吨!
因为哪怕是碳纤维的龙头鹰酱那边,一年的产量也不过十万吨。
而且还是好几十个工厂日夜不停运转,才能有这场量。
结果你告诉我,你这一个生产线,年产三万吨?!
此时的张远致却对林阳深信不疑。
我老弟从来没有说过慌好吧!
说碳纤维鱼竿那必须就是碳纤维。
说年产三万吨,那肯定就是真的!
主打一手商业诚信。
“不过林老弟啊,以前鱼竿买的这么好,怎么后来转型成农家乐了?”
张远致理由应当的以为林阳以前的生意很好。
而话音未落。
林阳就一脸惆怅道。
“没卖的好,实际上根本就卖不出去,鱼竿市场太小了,大家竞争还激烈。”
“当时我五千吨的货,结果连一千吨都没卖出来,都亏惨了。”
“不过这也怪我了,当初贪功冒进,一口气造了这么多生产线。”
“现在这些都成卖不出去的废铁。”
“难受啊。”
难受?
张瑞明感觉林阳的抱怨像针一样。
扎耳!
华夏当初为了一条生产线被狠狠宰了一刀,事后还要给别人笑脸。
四十年的研时间,连t4o碳纤维的影子都没见着。
结果你现在告诉我,一个倒闭的小商品工厂。
抱怨产能过剩?
我%……¥*
林阳越说越来劲。
毕竟那时候是他最困难的时候。
“后来我还想再挣扎一下,将鱼竿大力降价,一直降到了赔钱,还是没人买。”
“你们能了解到赔钱还在卖的痛苦吗?”
“太难了。”
“好不容易搭上一条线,结果最后对方反悔了。”
“最后实在没办法,我就将生产线改了改,做其他东西了。”
其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