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炳文倒是平易近人,说道:“干什么!这里人人都能进来坐,都上旁边待着去!”
“公子是闻名而来?屏山县的清凉亭可是个好地方,数百年来,很多文人雅士在此留下墨宝。”
“周围这些石刻都是弥足珍贵,快进来看看吧。”
那白面公子神色倨傲,只是略一点头,便倒背双手驻足四顾,欣赏起崖壁上刻的诗词来。
等回过头来,拿眼睛一扫桌上的菜,露出了诧异之色。
黄炳文卖弄着说道:“我们县里出了个方士叫做叶凡,这菜,这豆腐都是他琢磨出来的。”
“你看这豆腐,白嫩如玉,嫩滑如脂,堪称人间美味啊,即将成为朝廷贡品呢!”
正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白面公子听到叶凡这两个字,脸色为之一变,但瞬间便恢复了正常。
这个白面公子可不是别人,正是叶斌!
黄炳文今天喝了不少,话也多了起来。
卖弄地说道:“这座青崂山号称海内仙山,据说有仙人出没于白云深处,那叶凡就是仙人的门徒!”
“听你是京城口音吧?叶凡也是京城人氏,此人是个奇才,不但啥都会,就连作诗也是一绝!”
叶斌极其善于钻营,平时在诗词上下了大功夫,听说叶凡会作诗,更是觉得诧异。
问道:“那个叶凡还会作诗吗?可有什么诗作流传?”
黄炳文今天也是喝得有点多,笑着说道:“本官还真知道其中一首,你且听来”
因为见过叶凡随手写在墙体上的那首诗,现在仍是记忆犹新,当即清了清嗓子,大声念了起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叶斌简直是惊愕莫名,因为这首诗立意高远,气势磅礴,堪称千古流传之作!
尤其听到此人叫叶凡,也是京城人士,心里更加的忐忑起来。
“这个叶凡多大年纪?长相如何?在下也想结交一番。”
黄炳文笑着说道:“二十左右,生得眉清目朗,体格有点单薄,不过最近气色倒好了很多。”
“现在住在王家村,你去一问便知。”
这下全对上了,一股极大的恐惧笼罩了叶斌全身!
看来是自己走了眼,叶凡并非是个窝囊废,而是韬光养晦,故意通过入赘,离开叶府这个是非之地!
幸亏这次来得及时,如果等到叶凡羽翼丰满时才知晓,那可就啥都晚了!
想到这里,心情坏到了极点。
只是匆匆一拱手,便快步走出了清凉亭,飞身上马从原路返回。
现在百家争鸣,大周朝的主君又迷上了儒学,开始在全国推行君臣父子,孝治天下这一套儒家理念。
如果派人去杀叶凡,一旦事情传扬出去,不要说自己,就是定远侯叶昌也是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叶斌出了山,便在附近的镇子住下。
叫过一个随从,说道:“你去一趟王家村,那里有个叫王金财的,把这个信物给他看,让他即刻前来见我!”
说完,从腰间摘下一个玉纽,交给了手下。
这名手下不敢怠慢,骑着马风一般赶到了王家村,略一打听,便来到了王家大宅。
刚一到门口,便觉得有些奇怪,只见大门口挂着白灯笼,这可是死了人才会挂的东西!
看到门口有人,随从便拿出了玉纽,伸手递了过去。
“把这东西拿给王金财,他一看便知,我家主有要事,让他立刻出来!”
把门的家人倒是有点儿眼力,也没敢多解释,拿着东西赶紧往里跑,来见李菊花。
见面就说道:“夫人,门口来了个人要见老爷,交给我这个东西,说有要事,我也没敢多嘴…”
李菊花气得说道:“让他滚!咱老爷尸骨未寒,这是谁摆这么大谱,我看他是不知天高地…”
这婆娘还没吼完,却看到家人手里这枚玉纽,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这枚玉纽材质名贵,做工精细,却只做了个纽扣,只有大富大贵之家才用得起。
李菊花心知肚明,王家能成为全县的首富,无非是靠着京城权贵的势力。
王金财在活着的时候说过,京城的权贵高不可攀,自己就是个帮忙赚钱的傀儡。
“快!快带我去见他!”
李菊花连跑带颠,来到了门口,那个侯门随从一看便皱起了眉头。
“怎么来了个婆娘?王金财他人呢?”
李菊花熬一嗓子就哭了出来:“我丈夫被叶凡给害死了,还请贵人相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