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门口最近的赵秀香坐起来,趴窗户上瞧,把林建民踢醒,低声说:“孩他爹,你说老四是不是和他媳妇儿在屋里吃啥好东西呢,咋这大半夜的也不睡觉,折腾啥。”
“他能有啥好东西,不管他有没有好东西还能给你吃还是咋的?”林建民懒得睁眼,闭着眼睛说。
赵秀香撇撇嘴,“我哪有那能耐啊,他怎么会没有好东西,咱家的好东西都让他哄走了,爹娘最偏疼他你又不是不知道。”
“咱娘给的他还能留到半夜吃,早进肚又拉出来了,狗窝里放不住好骨头,别瞎琢磨,累了一天,你不困我困。”林建业翻个身继续睡。
赵秀香嘀嘀咕咕一番,听着林建民呼噜声打的震天响,想把他推醒告诉他别打呼噜,怕他发脾气,刚才已经踢醒他一次了,只好转过脸朝那一边睡,心里还是忍不住琢磨老四弄的啥好吃的。
第二天一早,外面天还蒙蒙亮,外面林老太一张口就是一声声国粹,喊人起床的声音。
林老四烦躁的用枕头埋住双耳,晚上睡的晚,这会儿正困呢!
李春杏生无可恋的坐起来,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一天的忙碌生活从鸡飞狗跳的清早开始。
把人都叫起来去干活。林老太带着孙女做早饭,一会儿送到地里去吃,接下来的这一个月都要抢收抢种,时间紧张,能节省多少时间就多少时间。
林老太开始安排一天的活计,大房的林立春林立夏还有二房的林立秋几个大姑娘去地里送饭。
三房的林立冬煮猪食,林冬至喂鸡,完了俩人在去割猪草,捡柴。
四房的林东和小伙伴去谷场看稻谷,队里给算工分。
林南也要去捡柴,除去现在每天要用的柴,还要开始储存过冬用的柴火。
轮到最小的林西西,林老太对上一双亮晶晶的眼睛,语气一顿,大手一挥,说了句,“去捡稻。”
口是心非的奶奶
早饭就是玉米红薯糊糊,拌野菜,大人再加一个窝窝头,小孩子没有。
林西西喝了少半碗糊糊,剩下一点喝不下去给林南喝了。
林南觉得没白疼这个妹妹,“妹妹你等着,哥给你带好吃的回来。”
“林奶奶,西西她在家吗?我们喊她一起去捡稻子。”是隔壁的小花小兰姐妹俩。
大点的是姐姐叫小兰,年纪和林西西一样大,小花是妹妹。
小兰身上背着一岁多的弟弟有根儿。
林老太对外面其他人态度还是很好的,不至于一直黑着脸,“是小兰和小花啊,西西在呢。”
林西西听到声音从屋里走出来。
“西西去我屋里拿你的小篮子。”林老太说。
林西西脆生生的应了一声,蹦蹦跳跳得去拿篮子。
林老太略尖酸刻薄的脸微微柔和了下,转瞬即逝。
小篮子就在桌上放着,林西西一进屋就看到了,篮子里有块布手绢,林西西好奇的打开看了看,里面是半块桃酥,看完又包好放在篮子里。
林老太依旧凶巴巴的,“半晌饿了记得把桃酥吃了,你爹给你留的。”
“谢谢奶奶。”林西西心里惊讶,面上不显,依旧甜甜的道谢。
他爸林老四醒来洗了把脸就出门了,还记得让老太太给她桃酥吃?她有点不信,她爸虽然有父爱,显然没有这么多。
口是心非的老太太有点可爱。
“西西,我们今天去西面地里捡,我和小花刚才听路过的大人说那边没有小孩子捡,我们保准可以捡不少,是吧小花?”
小兰赶紧和小姐妹分享她刚得到的消息,还不忘得到妹妹的赞同来证明她说的是真的。
小花是姐姐的小跟班,平时跟着她娘的时间还没她姐姐时间多,一向都是听她姐的,闻言点头。
“好,那我们听小兰的。”林西西不知道去哪捡,小兰提出来去哪自然都行。
林西西看小兰身量还没她略高一些呢,后面背着她弟弟也走的很快,在现代六七岁的小朋友还被家里人宠着惯着呢,在这里不止要带弟弟妹妹,还要干家里的活,能顶上半个大人了。
小兰带路来到这片地里,“西西,你看我没有骗你吧,我们赶紧捡,等会儿这片地被别人发现就没得捡了。”
林西西点点头,“好,小兰,谢谢你带我来这里。”
还从来没有人对她说谢谢呢,小兰脸一下子就红了,觉得自己今天把西西带这片地来是正确的,自己没有交错朋友,西西值得自己对她好,“没什么,你上次还给我半块糖呢。”
说了几句话,三个小朋友就散开来,一人一小片。
应该说是四个。
小兰背后背着一个一岁多的奶娃子,到了地方,小兰就把她弟弟有根放在地头玩。
林西西小的时候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每次碗里剩饭没吃完,奶奶就会讲她们那一代人是挨过苦受过累,物资匮乏,连白面馒头都是奢望,过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吃上一口。
当时听的时候林西西也就当做个故事来听,等她意外穿越到这个年代才能体会到奶奶说的话。
一粒米九斤四两力。
倘若有幸回到现代,她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捡了半晌,林西西皱着小眉头看了看小篮子,浅浅的一层,勉强能覆盖住篮底。
和小兰小花碰面时,小兰还夸她厉害捡的多,那语气就像她夸她妹妹小花一样,一听就是哄小孩子的。
林西西仔细在脑海里搜索奶奶讲她那个年代的事情,希望能找到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