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中应该就是属于那种,你做好计划后,交给他莽就行了。
当然,这个莽并不是贬义词。
鉴于他3点的攻击加成,能够额外的增加百分之十攻击力。
这已经是非常可观了。
而其他人的两点,只加了百分之七点五。
李云飞自已才一点,加成不过百分之五而已。
他不明白这加成的百分比如何体现。
想了半天,也只能理解为攻击的效率更高吧。
杜育明很明显应该是统帅类型的人才。
有点,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意思。
看来以后大规模作战,就要靠他指挥了。
而孙历任,看起来也有带领大规模军团的潜质。
但他的协同作战专家,却让李云飞有些纠结。
这个特质,一看就知道是为机械化或者摩托化准备的。
因为只有机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和坦克搭配在一起。
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
单纯的坦克加步兵,怎么玩闪电战呢?
说到这里,李云飞又想到了邱庆全。
他已经回复了电报。
对于能够在明年指挥一支装甲部队,非常的有兴趣。
承诺将在37年学业结束之后,就直接回国。
想来他们两个,应该能搭配到一起吧。
书归正传。
按照现在三个人的能力来讲。
杜育明无疑是最佳的统帅人选。
只是北伐之后,面对日寇,该怎么打。
李云飞还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
这可不是打马鸿逵或者杨湖澄这样坐地军阀,像过家家那么容易。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残酷血腥的程度一点都不亚于欧洲战场那种。
容不得一点点疏忽大意。
其实军事顾问团讲的非常有道理。
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自已这点兵力和日寇死磕。
吃亏的只会是自已。
尤其是在自已的坦克和飞机还没有研发出来的阶段。
不过好消息是,现在的点数已经不需要再去招募基层军官了。
可以攒下来用在科研上面。
坏消息是,自已的兵力严重不足。
即便是从兰京回来后,第一时间就安排了刘广俞。
在陕省和洛邑地区招募士兵。
现在的新兵数量已经有了十五万。
但对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李云飞心里还是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