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单位迎来了热闹,可杨庆有却大失所望。
俊男靓女?
别闹了,都是大哥大姐。
团里想找个比他年纪小的都难,至于外貌,杨庆有只能说,感谢新中国,让群众们在文艺表演方面,人人平等。
甭管长得如何,只要你放得开,有表演天赋,绝对能吃上这碗饭。
当然了,也不是啥歪瓜裂枣都要,歌舞团对外貌这一块还有着最基本的要求,相貌必须在基准线以上。
至于话剧团,丑角的竞争比正角还激烈,毕竟反派就那么几个,想在反派的角逐中出彩,必须得有真本事。
不像正角,长的像个好人就成,对演技要求不是太高。
所以,当杨庆有跟着孔波在院里瞎溜达时,并没有见到令他眼前一亮的同事,要是手里有镜子,杨庆有绝对得来一句,满眼都是自己人。
是的,按照杨庆有的审美水平,他自个也被划在了普通人一栏。
长得都差不多,没必要大哥笑话二哥。
想找真出彩的演艺人才,那得去同行那儿。
毕竟规模,受重视程度不一样,能把框架搭出来,不缺经费就不容易了,何必吹毛求疵。
“看看我新写的剧本,给我提提意见,我总觉得剧情太平淡了,不够跌宕起伏,无法引起观众共鸣。”
“拿来我瞧瞧。”
“我也看看,我都好几天没动笔了,正好借鉴借鉴思路。”
杨庆有和孔波刚回到办公室,就碰见何红军拿着刚完结的稿子征求意见,其他几人一脸的兴奋,围着正认真阅读的蔡成功,喋喋不休。
初稿不长,一共三页纸,估摸着不过一千五百字。
就这也叫剧本?
杨庆有好奇的凑过去,跟风好好搂了几眼。
怎么说呢!
还真就像谢伟的评价:
“故事还成,虽然俗套,但很贴近现实,很容易引起共鸣,就是没冲突,忒平淡,至于能不能用,那得丰富完对话、细节,看最终成文才知道。”
如果用朴素点的俗话来讲,写的跟狗屎一样,狗屁不通,放报纸上当猎奇故事,看客们看完都得写信骂几句,否则不解恨。
“庆有,你是大才子,你觉得呢?”
何红军的这句话把杨庆有难住了。
解放前,一个迷路小战士,机缘巧合拯救了一位被土匪糟蹋的小姑娘,然后俩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这。。。。。。
呃。。。。。。。。
故事里的情节,处处透露着不合理。
用杨庆有的思维来看,为什么小战士会迷路?为什么他不回去找大部队然后把土匪窝断掉?为什么小战士碰见小姑娘后没再回部队?这不是当逃兵吗?为什么不把小姑娘送回大后方?为什么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俩人还能安然无恙的终成眷属?
忒特么不靠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