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派仍不放弃:“小友小友,咱们回头再联系哈!”
公羊派平时同样也是个火爆脾气……但看在自家传承就在眼前的份上,无论屠雎再怎么无礼,他都忍了。
扶苏无奈拱手:“多谢前辈厚爱,我已经有师傅了。”
公羊派笑眯眯:“没关系,你若不介意,再多个师傅也是不妨事的嘛。”
仲良氏扶额:“体统何在?礼法何存……小友,也考虑考虑多个老夫为师,亦是上佳之选啊!”
扶苏:“……”
就这样。
我们的准太子殿下,好不容易挣脱了两位稷下大儒的纠缠,回归了座位之上。
许尚率先笑笑道:“小儒生,莫要作苦恼状,你的赤子之心,乃人间大善,说明他们两人的眼光还挺好的。”
“夫子所言极是。”
扶苏拱手一礼的道:“不过晚辈刚刚没能表现的更好,只让仲良氏稍微退了一小步。”
许尚鼓励道:“这就已经很好了,人家毕竟是儒家八派的天下名儒,你只是根据我的只言片语提醒,便做到了这个程度,着实不易了。”
儒家八派整天互相辩论,要么跟别的诸子百家各种争论……
如果扶苏上台轻而易举就将其击败了。
这不现实的。
其能让仲良氏退步,就足以名扬稷下了。
“另外对于仲良氏,我方才也有点小瞧于他了。”
许尚必须得承认,他对儒家的部分名仕,非常有成见。
但一码归一码。
像仲良氏这种人,固然有些腐朽……却也具备可称道之处。
比如。
许尚凭什么敢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自然是源于他乃穿越者,帝制时代的演化展,他尽皆了然于胸。
所以。
他很清楚该怎么改,才能更加有利于大秦的国祚延续。
仲良氏是不同的,其必须得根据过往的学识经验,外加青史浮沉,才能做出相应的政策决断。
即:仲良氏更像一个温和的改良者。
而非改革家!
那么是否改革家就一定优于改良者呢?
未必!
如果你不具备绝现有时代的顶级眼光。
冒然的激进变革。
一旦失败,亦或者出现问题。
代价是非常恐怖的。
尤其对于底层民众来说,往往需要承担太多的无妄之灾!
因此。
许尚是特殊的存在。
遂当他听到仲良氏提出短期军事震慑,长期胡服骑射的对外政策之后,他立马就对仲良氏改观了些许。
这是一位可称王道改良者的大儒,多少有两把刷子的。
从后世的经验来看。
唐朝有大量的外番仆从军。
明朝也有着名的朵颜三卫。
这都证明胡服骑射是很有搞头的。
“小赵,仲良氏说的是对的。”
许尚缓声道:“短期军事震慑,长期胡服骑射,文化思想同化之,外加开通互市,再以商贸节制之。”
“军事,教化,商贸……三管齐下,才是大秦较为完备的对外政策。”
“另外通商以后,我们再想搞到北境详细地图标注,以及匈奴、大月氏和东胡麾下各个部落的详细情况,都会非常简单。”
“银钱开道,自当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