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境互市通商是很重要的。
后世名臣于谦向永乐大帝请谏过一句话。
那就是:以边关将士的生命为长城,不如以九州天下的人心为长城。
华夏万民之志!
当可横压北境的长生天!
另外。
儒家轻商贾,这也是仲良氏说不出开通互市之策的关键原因。
没办法。
先秦儒家终究有着诸多局限性。
仲良氏谨奉德化大同,遂提出胡服骑射,此乃顺理成章之事。
相应的。
胡服骑射理当夹带开通边境互市的政策。
仲良氏却连一个字都没有言及。
许尚表示……
既然你不言。
那就只能我独言之了。
嬴政闻言立即铭记于心的道:“夫子明断,军事、文化、商贸的三管齐下,定能保我华夏北境边关,二十年安稳。”
北伐闪电战,打废匈奴人,约摸着可以十年不起太大的战事。
再辅以胡服骑射和互市通商。
即便期间会有点小摩擦。
但只要大秦的军武战力和国力尚在。
北境游牧部落就不敢闹的太过分。
毕竟互市一直都有……
那些中小型部落又不是活不下去,只要日子能过得下去,两边的底层民众都是一样的,谁都想保持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太平日子。
旁侧。
屠雎和李斯面面相觑之下,也频频点头。
北患向来难搞。
他们又无法做到斩草除根。
那就只能几手一起抓,几手都要硬!
忽然。
华阳太后微微侧道:“夫子,有正主来了。”
许尚闻言顺着望去:“哦?是谁?”
许尚很清楚。
当他说出心即理,知行合一的那一刻,荀子肯定就已经知晓他到了。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许尚给出了个下马威。
荀子理应也得做出反应才行。
“夫子,是毛亨。”
李斯一眼熟悉的道:“他的身后跟着浮丘伯,乐正氏和漆雕氏。”
毛亨乃是荀子的徒。
浮丘伯则是荀子的次徒。
韩非子排行老三。
李斯排行老四,上面有三个师兄……
而乐正氏和漆雕氏都属于儒家八派之一。
另外。
荀子一脉承袭的乃是孙氏之儒。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