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是饿不死人的。
等到这一季丰收了,下一季不用他们说,这些人,也会主动找项家寨买丹药。
给各个寨子的丹药,并没有现在就收钱,而是换成了粮食。
项颢给他们的价格,是所有收成的两成。
看上去是跟儿戏般,买卖双方甚至没有签署什么合同。
但是不需要,因为双方都明白,没有人敢赖账。
其实明白人都看得出来,项家寨既然敢给出这样的价码,就是侧面的保证了,用丹药浸泡的种子,肯定会丰收。
可其他寨子里的山民们,对此仍然有疑虑。
这种疑虑,以和项家寨相距的距离,由近到远的递增。
加上项家寨为了安全考虑,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山民寨子,都派人过来过来,亲眼看看,他们已经种出来的庄稼蔬菜,长得怎么样了。
就算是来看过的山民,也只能是寨子里的极少数。
影响的人是有限的。
山民的寨子里,不是每一个,都能像项家寨这样,寨主有绝对的话语权,又这么团结的。
有些是寨主只是被推举出来主事,若是强行执行某个命令,是很容易激起寨子中人反抗的。
所以就产生了,购买丹药的数量,也递减的现象。
当然,这种递减,并不是特别明显,他们也害怕惹恼了项家寨。
然后就出现了,另外一个现象。
有些寨子里的丹药没用完,剩下了不少。
不舍得也不敢丢。
主要寨子里最早浸泡的种子,已经发芽了!
各个山寨的山民们,拿到固源丹的顺序本就有先后,所以最早的一批种子,特别是用来种菜的,已经快到了能收获第一茬的时候。
丹药已经被验证了它的功效。
这下,多少人都在懊悔不已。
但是不敢再去项家寨闹着买。
为了崔榕的安全,在剿灭大青山内贼匪之后,统计出来的各寨子需要的丹药数量,给付出去以后,就不再提供更多的丹药了。
想要买,等两个月以后。
两个月以后,商路畅通稳定下来,项家寨也能更安稳,到时候项颢能腾出手来,再安排丹药的事宜。
崔榕对此当然也没有异议。
这下,没有全部将丹药用完人,就想着赶紧把丹药给用了。
怕人来抢,也想着快点多种些吃的。
自己的好地,不敢胡乱播种,可是,若是本不属于自己的地,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是卖卖力气,将地开出来。
寨子里最强的武者,都被调出去训练了,但剩下的人里,还是能挑出来一些气血旺盛的少年的。
他们准备开荒了。
于是,山里山外都热闹了起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苍陶县的第一批商队,准备出发了。
在出发之前,第一批客人,到了山脚下的客栈住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