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王陛下,贤德仁慈,功德五车。万民拥戴,上天感召。御封为仙,臣民怀念。为供奉陛下金身,欲建成仙殿。希百官百姓,自觉贡献。望万众万民,同心协力,确保成仙殿早日建成,供奉我王陛下,万民瞻仰,世代缅怀。
落款为女儿国京都府,魁文一十六年三月二日。
布告一经贴出,京都城的官兵、百姓就踊跃捐献。都想为“成仙殿”的建造出一份力,做一份贡献,尽一份忠心,积一份功德。有捐钱的,有捐物的,也有捐工的。柳府丞命只收所捐银钱,并登记造册。仅仅三日,京都府就收到捐献白银一万七千六百一十二两五钱,黄金三十两九钱。
第四日晨,杜尚书便趁太师召集众大臣金殿议事之机,向太师汇报“成仙殿”筹备情况。杜尚书道:“启禀太师,下官欲将‘成仙殿’筹建情况向您禀报。”
太师道:“甚好,今日正是议国事之日,杜尚书可将‘成仙殿’建造方案讲与各位大人听听,也好提提建议。”
杜尚书首先汇报女儿国官兵及百姓的捐献情况,道:“回禀太师,女儿国军民,听说要为先王建造成仙殿,都热情高涨,踊跃捐献,有的捐钱,有的捐物。但京都府只受捐银钱。至昨日,京都府已收到捐献白银一万七千六百余两,黄金三十余两。大家都翘首以盼,盼望‘成仙殿’早日建成。”
太师听了,禁不住地点头赞叹,道:“军民对先王的忠诚之心着实可赞,可贺。”
杜尚书又道:“京都府官兵,日夜不休,绘制出了‘成仙殿’建造方案,请太师审视。”说完,将方案本册呈递给太师。
太师接过来,见厚厚地一打,便对杜尚书道:“本太师一时半会也看不完,就请杜尚书将‘成仙殿’建造方案梗概地讲一遍吧,也好让各位大人知晓,看看还有何补充的。”
杜尚书道:“回禀太师,下官遵照您的指令,‘成仙殿’迭址于先王祖庙前。整个大殿坐北朝南。正殿五间,双檐结构,并有前廊。东西配殿各三间,无走廊。大门一座,位于南面正中,亦为双檐结构。院前原南北大路拓宽至二丈九尺,殿前再拓东西大道一条,与之‘丁’字衔接。”
太师点头道:“可以。”
杜尚书继续道:“成仙殿院基高五级台阶,每级台阶高为九寸五分。正殿殿基高为九级台阶,每级台阶高亦为九寸五分。配殿殿基高为五级台阶,每级台阶高为九寸。正殿长为九丈九尺五寸,宽为四丈九尺五寸;含走廊宽六尺九寸。正殿第一层檐高为一丈九尺五寸,两层檐间高为六尺九寸五分。脊高为三丈九尺五寸。
正殿东、西两山及北墙,为砖墙结构,其余各处均以立柱支撑殿梁。五间连通,仅走廊与大殿间以可开闭木格门相隔,门扇均以雕刻制作……”
太师打断杜尚书的话,疑惑地问:“杜尚书,此设计为何还有寸厘之差?是何意思?”
杜尚书道:“回禀太师。佛道九五至尊。先王德高成仙,为先王所建之殿,不可随意取数,当以九五为基本,才能彰显先王功德之伟大,表我等臣子对先王之尊崇。故而正殿取九五为数,便是此意。”
太师边听边不住地点头,道:“就依杜尚书方案建造,各位大人有何异议?”
众大臣皆道:“无异议。”
杜尚书又道:“启禀太师,下官有一事请求。”
太师道:“杜尚书请讲。”
杜尚书道:“启禀太师,正殿的立柱和殿梁使用何种木料?”
太师道:“立柱与殿梁承力颇大,其用木料必当坚实方可。以本太师之意,当用上好的松木才行。”
杜尚书道:“回禀太师,下官以为不妥。”
太师疑惑地道:“杜尚书,不用松木要用何种木料?”
杜尚书道:“回禀太师,官兵百姓捐之银钱,经下官初略计算,作为建造成仙殿之费用,已绰绰有余。下官以为,再用所捐之银,购买建造成仙殿所需之立柱和大梁之材,甚为不妥。”
太师疑惑地道:“如何不妥?”
杜尚书道:“回禀太师。下官以为,为先王建造‘成仙殿’,若是朝廷不出一文钱,我等作为先王的臣子,忠心怎表?百姓也会说我等臣子,对先王不忠不孝。更可怕的是,等‘成仙殿’建成之后,百姓进殿拜谒先王,见整个成仙殿建造之用,全是她们所捐之银购买,竟没有朝廷出资的一砖一瓦,一檩一梁。百姓们岂不是对我等臣子要指指点点,辱骂不已?如是这般,我等臣子,有何颜面进到成仙殿里?谒见先王又如何言语?百年之后,又如何去见先王?如此种种,岂不是我等臣子的不忠不义、不敬不孝?”杜尚书越讲越激动,最后竟然有些哽咽,取出手帕来,擦拭眼里的泪水。
经杜尚书如此一讲,众大臣都鸦雀无声,有的也悄悄地用手抹泪。
太师也低下头,沉思片刻,道:“依杜尚书该如何是好?”
杜尚书道:“回禀太师,依下官拙见,建造‘成仙殿’,必须以朝廷为主导,一是表明我等臣子对先王的忠孝之心;二是让百姓看到我等臣子为建造‘成仙殿’所出之力。唯有这样,才上可对得起先王,下可安抚黎民百姓。”
众大臣听了,有的道:“杜大人说的对。”也有的道:“杜大人言之有理。”
老臣梅林道:“杜大人所言极是,‘成仙殿’若无朝廷出资,那可真成了我等满朝文武的耻辱薄,会遭百姓诅咒,被万民唾骂。说我等是不忠不孝,忘恩负义的奸臣小人。要遗臭万年的。”
众大臣也附和道:“梅大人所言极是。”
太师为难地道:“杜尚书,事已至此,总不能把百姓所捐之银退还回去吧?”
杜尚书道:“回禀太师,百姓已捐,退回去又有何用?反倒伤了百姓的一腔忠孝之心。”
太师道:“杜尚书有何妙法,讲来听听?”
杜尚书道:“回禀太师,以下官愚见,朝廷应做百姓意料之外,无力而为之事,让百姓进到‘成仙殿’里谒见先王时,就能想起我等臣子为先王建造‘成仙殿’所做的贡献才可。”
太师道:“若有这等要求,那倒是难了。”
杜尚书道:“回禀太师,下官有一想法,可有此效……”
这正是:女王得道入仙班,举国臣民共怀念。闻知建造成仙殿,官兵百姓比奉献。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