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从高考状元到科技霸主全文在线阅读 > 第194章 秘密会议求月票(第6页)

第194章 秘密会议求月票(第6页)

至于说电子直线加器这东西,则可以说是回旋加器的进阶版设备吧。

电子直线加器是带电粒子加器的一种,他是利用高微波功率在行波、驻波加结构中建立纵向电场对电子束进行加的一种谐振式加器。

其实这东西不仅仅在核能研究层面有很大帮助,它还可以应用在医疗领域当中。

医用电子直线加器,其实就是用在患者肿瘤或其他病灶放射治疗的一种医疗器械。

听罢之后,陈国华也没含糊,直接坦白说道:

“领导,诸位教授、专家,你们都是物理、数学等领域的技术专家,我也跟大家坦白吧。”

“先是大家提及数学建模这件事,目前来说还需要继续等,估计下个月左右,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现在还缺五台千万级别的计算机,还有就是严重缺乏编程人员,因为目前就我一个人会编程。”

“其次就是大家提及的电子直线加器这个设备,可能你们也知道,我只是搞离子加器的研,这个电子直线加器,还真不是我的专业。”

话说到这里,大家都觉得他这是谦虚。

比较了解他的秦元勋,当即便说道:

“陈主任,我们都知道你的能力,肯定不止这些的,就希望您不要藏拙了”

不过,此时的郭永怀却突然说道:

“陈主任,我想知道你刚才说的五台计算机,是制造难题还是材料难题啊?”

对于郭永怀来说,他觉得数学模型才是最重要的关键。

因为他本身就是应用数学家,对数学并不陌生。

今年已经五十一岁的郭永怀,是来自孔孟之乡的专家,跟陈国华还是校友。

郭永怀是一九三五年从北大物理系毕业,一九四五年获取了北美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

他跟钱学森一样,都是在五十年代中期才返回内地的。

五七年的时候他才成为学部委员,前年的时候,跟钱学森等人一起,负责瞅见中科大力学和力学工程系、化学物理系,同时郭永怀担任化学物理系的任系主任。

在七月份的时候,莫斯科那边撤走了所有的专家之后,内地核工业直接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于是郭永怀临危受命,跟王金昌和彭恒武三人形成了蘑菇蛋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可以说,从七月份开始,内地的蘑菇蛋事业,这才开始完全由自己人来研制,快起飞。

也可以说,在六零年七月份之前,人家莫斯科那边都是跟内地在周旋着呢。

打个比方,如果说蘑菇蛋是需要用到大学知识的话,那么莫斯科那些专家,在一九六零年之前,传授的知识,全都是小学知识。

就连初中、高中这些知识都没有传授。

因此,类似原子反应堆、回旋加器等玩意儿,其实就是人家用过的‘废铜烂铁’。

赵忠尧他们为什么研制不出来电子直线加器?

还不就是人家不肯教咯,而且不教就算了,还指着回旋加器说:

“你们连这些基础都还不会,就想着搞电子直线加器?这不是开玩笑嘛!”

其实就是讽刺赵忠尧等人,心比天高,还没学会走路就想着要跑起来了,简直荒唐至极。

郭永怀加入蘑菇蛋工业之后,自然是希望这个工业能够迅开花结果。

而作为物理专家和应用数学家,他当然明白陈国华提出来的数学模型对蘑菇蛋事业会有怎么样的帮助。

之前,他跟王金昌和彭桓武两人交流的时候,就现了一点。

后两者的物理研究很牛逼,但在数学层面,确实差了很多。

无形之中,这就很耽误研究进度啊。

而上面又是希望能够尽快找到突破口,然后研制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利剑。

基于此,郭永怀在听说数学模型之后,其实就想来跟陈国华沟通一下了。

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毕竟他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忙,并且截至目前为止,陈国华也没能够拿出可以建立数学模型的计算机。

但是现在,既然碰面了,那就顺嘴问一句。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齐聚了那么多专家教授,大家都是各自领域内的佼佼者,没道理连一个这样的小问题都解决不了。

听到郭永怀的提问,陈国华便道:

“是制造问题,也可以说是技术问题,现在我们振华研究所的研究员还在指导几家兄弟单位的技术员,所以暂时没办法进行加快生产度”

“另外,就算生产出来了,其实目前也只有我会软件编程,难度”

突然间,陈国华又想到了一个偷懒的绝招,道:

“不过,我刚才想到了一个办法,如果有五台或者十台计算机的话,那么还是有可能在一周之内完成编程的”

他的话,顿时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邱宗岳第一个开口询问,到底是什么办法?

“如果有电脑的话,那么可以找来十个打字员,让他们尽快熟悉键盘的使用方法,然后由他们来进行完成编程工作,我的任务就是指导他们完成这个编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