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两位王妃容禀,臣女有一言。”
看到去年的诗会魁,冯太妃面上露出几分缓和之色,微微颔道:“说吧。”
侯若谷躬身行:“太妃娘娘,今日诗会本是雅集,意在赏花品诗,增进情谊。方姑娘此诗,虽言辞激烈,却也字字肺腑,不失为将门女子之傲骨。”
“诚然女子应以柔顺为德,贞静为本,可臣女想到前岁江南瘟疫横行,正是几名女医昼夜熬药,才使得疫情得以控制,救下无数百姓性命。方姑娘此诗,想来也是心中有所感怀,才奋笔疾书,还望太妃娘娘莫要怪罪。”
誉王妃听到这里,也笑着打圆场:"侯姑娘倒是提醒本宫了,上月太医院呈的《脉案集注》众,也有几位女医署的医官参与了编纂,医术颇为了得。”
在众人的屏气凝神中,冯太妃指尖佛珠终于停住。
"罢了。"她抬手示意侍女添茶,目光从面前众人扫了一圈,淡淡开口:“都起来吧。”
萧衔月微微松了一口气,她顾不得膝盖上的疼痛,快步走到了方锦薇身边。
“疼不疼?”她抓起方锦薇的手。
指尖轻轻拂过好友红肿的掌心时,却触到了她多年握剑留下的薄茧。
同为侯门娇女,她自然知晓方锦薇为了练这身武艺,吃了多得少苦头。
今日被人这般小视,视为异类,连她都觉得心中愤懑难平。
“没事的,我皮实着呢。不过几下戒尺,还伤不到我。”方锦薇朝她眨了眨眼睛。
又看着她,压低声音道:“明明不准我说话,怎么自己还替我出头?以后不许这样了!”
见两人旁若无人地交谈,昭阳公主脸色沉了沉。
又听冯太妃淡淡开口:"只是诗会魁,终归要选个合乎礼法的。"
三人商议之后,最终落在一卷工整的簪花小楷上。
“本次诗会魁,乃户部侍郎之女,赵婉清。”
一位举止端庄的少女款款起身,向冯太妃与两位王妃行了一礼,脸上露出得体而谦逊的笑容。
可众人的心思,早就被刚刚那场风波牵动,哪里还有心思关注什么诗会魁。
萧衔月正看着方锦薇的掌心直皱眉,她的神色落在谢遇眼里,谢遇微微蹙眉,命身边长随去取来了伤药,吩咐他交给方锦薇的丫鬟。
趁着方锦薇涂药,谢遇悄悄走到萧衔月身边,解下腰间玉佩递给去。
萧衔月一怔,却见他弯起唇角:“这玉佩可驱邪避凶,给你讨个好彩头。”
少年郎君挑眉时眼尾微扬,眸子映在阳光下,带着几分肆意与不羁,却又莫名让人心安。
萧衔月正要伸手,不远处却有人沉了下脸。
"谢遇!"昭阳公主霍然起身。
她疾步走到谢遇面前,间九鸾衔珠步摇剧烈摇晃,"你竟拿御赐之物随意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