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安元年,五月初。
宫中丧声响,景昭帝驾崩,宫城内外,白幡飘飘。
新皇盛文帝有令,民间即日起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举国同哀,以表对先皇景昭帝之敬意。
大盛正值民生复苏,万事皆在重新步入正轨之际,守国丧三年改为一个月,期间各家不得进行嫁娶。
盛文帝的这道旨意,让民间百姓恩感不已,皆赞新皇宽仁厚爱。
即使有不同的声音,也很快被百姓一声声明君的高呼声掩盖。
在过去的大盛,服国丧三年,百姓所受的影响尤为深重。
田间劳作停滞,许多商铺经营萧条,众多家庭因此陷入困境。
而今,新皇盛文帝的新政决策,无疑是让大盛的百姓看到了新皇的仁政和明智,对未来充满希望。
朝中有些食古不化的老臣,对盛文帝的这道旨意,极是不满。
他们一致认为这是对先皇景昭帝的不敬,盛文帝此举是对传统礼制的破坏。
然而,盛文帝不是先帝,老臣的意见根本影响不到他。
有些想借事要挟告老还乡的,或者是告病假的,他毫不犹豫就批了。
朝堂之上需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倒也省得他费心去劝退。
只要他们今天敢走,明天就马上有真正有才干的年轻人替补上来。
等他们再回到朝堂之时,恐怕连自己的位置都找不到了。
倚老卖志,自恃聪明的那些臣子,不过是习惯了想要拿捏一下新帝。
有了这出,谁还敢耍这些小动作?
现在的大盛最可怕的,不是盛文帝,而是协助处理朝政的盛亲王司珩。
这个往日里一副纨绔弟子模样的人,动起真格来毫不含糊。关键是不按规矩出牌的风格,让朝臣心惊胆战。
司珩手中有一本厚厚的本子,记载着朝臣们背后的“秘史”,大到贪墨银两,小到家中妾室争吃醋引的宅斗,无一不记录在案。
司珩就是在清清楚楚地告诉他们,新皇只是不予计较,但并不代表无知无觉。
盛文帝更不是以前的景昭帝,他没有那么多顾忌。如果有不识趣的,他这个盛王亲也可以杀鸡儆猴看。
这样的司珩让人刮目相看,那些老臣方知当初自己是真看走了眼。
这哪是什么纨绔?分明就深藏不露的奇才,从前不过是在藏拙罢了。
盛安元年,六月初。
五皇子司策联合以乐平王为的几个藩王,在金州突然宣告称帝,并纠集了八万大军,迅占领了周边的几个城池。
五皇子一党以质疑盛文帝即位的合法性为由,企图借此掀起一场复辟风暴,重新洗牌朝廷势力。
消息如野火燎原般,迅蔓延至京城。顿时朝野上下震动,人心惶惶。
司珩和沈君夜,亲自点兵三万,疾驰奔赴金州。
同时秘密调集各地驻军,形成合围之势,直捣金州五皇子一党的叛军老巢,一路上势如破竹。
仅用了半个月余,五皇子党溃不成军。